SQL也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(Structure Query Language),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化计算机语言,SQL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关系型数据库系统(RDBMS)如Mysql,Oracle,Microsoft SQL Server等等
SELECT
语句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CREATE,ALTER,DROP
对数据库进行定义和修改数据库结构INSERT,UPDATE,DELETE
语句插入,更新,删除数据GRANT,REVOKE
语句管理用户权限和范围控制SELECT
语句就可以返回多条记录,INSERT,UPDATE
也可以一次影响多行数据SELECT 查询列表 FORM 表名
其中查询列表可以是表中的字段,常量值,表达式,函数等等如SELECT * FORM emplyees;
其中*
表示查询表中所有数据
SELECT 字段名 FORM 表名
eg:查询员工的所有姓名
SELECT e_name FORM emplyees;
使用逗号将每个字段分隔开来
SELECT 字段1,字段2,字段3 FORM 表名;
eg:示例:查询所有员工的姓名,邮箱,电话号码
SELECT e_name,e_email,e_phone_num FORM emplyees;
在实际的数据库表结构中,有些字段名过长,或者不好理解,我们可以对字段名起个表明,在后续调用中直接使用其别名即可,在多表查询中,有些字段名会出现重复,这时我们可以对相应的字段其别名,不宜混淆
AS
关键字
SELECT 字段名 AS 别名 FORM 表名;
SELECT 字段名 别名 FORM 表名;
对查询出的语句可能会出先字段名重复的结果,这时,我们可以使用去重功能
使用DISTINCT
关键字:
SELECT DISTINCT 要去重的字段 ,其他字段… FORM 表名;
eg:查询部门表中的部门ID,对于每个部门ID出现一次即可,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去重
SELECT DISTINCT d_id FORM department;
Mysql中
+
号只有一个功能:作为运算符,不能作为连接符
+
号两侧都是数值型,视为正常的加法运算+
号两侧出现了字符,这尝试将字符转化为数值类型,若转化成功,则继续执行加法操作,失败则转化为数值0;转化规则为:从首部开始将所有数值型字符进行转化直到遇到字符型字符,如’11’⇒11;’1a’⇒1;’abc’⇒0;’11a1’⇒11+
操作都为nullSELECT 1 + 1; //2
SELECT '1' + '1';//2
SELECT 'a' + 1;//1
SELECT 'a' + 'b';//0
SELECT '1a' + '1b';//2
SELECT '11a11' + '11b11'//22;
SELECT 1 + null;//null
既然
+
号只能作为运算符,那如何连接字符呢?→CONCAT()
函数
CONCAT()
:使用SELECT调用CONCAT();
SELECT CONCAT(str1,str2,…);
eg:查询员工姓名和邮箱,按固定格式(姓名[xxx@xx.com])要求输出,比如:张三[123@qq.com]
SELECT CONCAT(e_name,’[’,e_email,’]’)FORM employees;
IFNULL():若查询出的值存在NULL值,使用替代值替代
SELECT IFNULL(字段名,代替值) FROM 表名;
eg:查询员工的姓名和部门ID,如果该员工没有部门信息,显示未知
SELECT e_name,IFNULL(d_id,’未知’) FORM employees;
条件查询,允许在查询数据时,指定某些条件,从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
WHERE关键字是条件查询的核心;
语法结构:
SELECT 查询列表 //执行顺序3
FORM 表名 //执行顺序 1
WHERE 条件表达式;//执行顺序2
eg:查询 d_id 为 10 的所有员工
SELECT d_id FORM employees WHERE d_id=10;
SQL中包含了条件运算符:>, <,>=,<=, =, !=,<>;<>与!=的作用相同都表示不等于,条件运算符是应用于条件表达式中的
eg.1:查询工资大于8000的员工信息
SELECT *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>8000;
eg.2查询部门编号不等于3的员工信息
SELECT *FORM employees WHERE d_id ! =3;
逻辑运算符也是一般在WHERE表达式中使用,可帮助在查询中指定多个条件或改变条件逻辑关系
逻辑运算符包括:&&,||,!
,分别对应and,or,not
eg1:查询工资在8000到10000之间的员工信息→使用AND运算符连接
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ERE salary>8000 AND salary<100000;
eg2:查询工资大于8000或者部门3的员工信息→使用OR运算符连接
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>8000 OR d_id=3;
SQL中常用的是
LIKE
关键字,其配合通配符来实现模糊查询
常用通配符
%
:代表可匹配度多个字符,包括0个,1个
_
:代表只能匹配一个字符
SELECT 查询列表
FROM 表名
WHERE 列名 LIKE '模式';
eg1:查询姓名中包含【微】字的员工信息
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ERE e_name LIKE ‘%微%’;
eg2:查询姓名中第二个字是【可】字的员工信息
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ERE e_name LIKE ’_微%’;
查询在某段范围值内的数据,包含临界值,即BETEWEEN 8000 AND 100000⇒[8000,10000]
eg1:查询工资在8000到10000之间的员工信息
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BETWEEN 8000 AND 10000;
eg2:查询入职时间在2018-01-01到2022-01-01之间的员工信息
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ERE hiredate BETWEEN ‘2018-01-01’ AND ’2022-01-01’;
IN运算符用于检测字段值是否在一个指定的值列表中,使用IN运算符可以简化查询语句,特别在需要处理多个值情况下
eg:查询在部门2或者部门3的员工信息
SELECT *FORM employees WHERE d_id IN(2,3);
等价于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ERE d_id=2 OR d_id=3;
用于检测一个值是否NULL的运算符
eg1:查询没有部门的员工信息
SELECT * FORM employees WHRER d_id is NULL;
eg2:查询有部门的员工信息
SELECT * FROM emplyees WHERE d_id is not NULL;
查询出来的数据默认按照表格的保存顺序查询,我们如果需要修改查询结果展示的顺序,可以使用排序查询,
在SQL中ORDER BY实现排序,ASC代表升序,DESC代表降序
语法结构
SELECT 查询列表
FROM 表
[WHERE 筛选列表]
ORDER BY 排序列表 [ASC升序|DESC降序] -- ASC|DESC不写默认是ASC
ORDER BY 排序字段 [ASC升序|DESD降序];
eg:查询员工信息按工资高低排序
- 按照工资升序
SELECT * FROM emplyees ORDER BY salary ASC -- ASC可以不写
- 按照工资降序
SELECT * FROM emplyees ORDER BY salary DESC -- DESC不能省略
eg:查询员工信息,先按部门ID降序,再按工资升序
SELECT * FROM emplyees ORDER BY department_id DESC,salary ASC;